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原理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原理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人力资源流动及配置的基本原理?
1. 要素有用原理:任何要素都是有用的,没有无用之人。配置的根本目的是为所有人员找到和创造其发挥作用的条件。
2. 能位对应原理:人与人之间不仅存在能力特点的不同,而且能力水平也不同。具有不同能力特点和水平的人,应安排在相应特点和水平的职位上,并赋予该职位应有的权力和责任,使个人能力水平与岗位要求相适应。
您好,人力资源流动及配置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市场的需求和供给,通过人力资源的流动和合理配置,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最大化利用。
具体来说,人力资源流动的基本原理包括:
1. 需求与供给的平衡:人力资源流动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变化,调整人力资源的流动方向和数量,以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。当某个行业或地区出现人力资源短缺时,人力资源将从其他行业或地区进行流动,以满足需求;当某个行业或地区出现人力资源过剩时,人力资源将流动到其他行业或地区,实现资源的平衡配置。
2. 效率与公平的平衡:人力资源流动及配置的基本原理是在追求效率的同时,兼顾公平。在人力资源的流动和配置过程中,既要考虑人才的流动效率和就业机会的公平分配,也要关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发展。
3. 人力资源的价值实现:人力资源流动及配置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人力资源的流动和合理配置,实现人力资源的价值最大化。通过人才的流动和合理配置,能够使人力资源得到更好的发挥,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。
总之,人力资源流动及配置的基本原理是根据市场需求和供给的变化,通过人力资源的流动和合理配置,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最大化利用,同时平衡效率和公平,实现人力资源的价值实现。
spss满意度原理?
通过回归解决双因素理论的实施问题. 双因素理论是人力资源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理论,即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,这两种因素随着社会的发展、人的需求变化等内外环境的变迁而发生相互转换,两类因素的划分并非固定的。
通过回归分析可以看出这两种因素是否发生了转换,这对企业来说是非常重要的。假设现在已经做了各模块对总体满意度的回归,即: Y(总体满意度)=α+β1·企业文化+β2·组织建设+β3·团队合作+β4·福利+β5·个人发展 通过这样的回归方案,并与双因素理论结合起来,不仅可以看出各因素影响Y值的程度(显著性),而且对激励策略的制定能提供依据:由于ESS一般每年或至少每隔两年要做一次,对比两次调查的结果,即第一次回归的方程式与第二次的方程式比较,就能看出影响因素是否有变化和如何变化,这就意味着两类因素是否发生了转换,如下例: 第一年ESS所做回归结果(利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进行计算得出β值与sig值): Y(总体满意度)=α+β11·企业文化+β12·组织建设+β13·团队合作+β14·福利+β15·个人发展 第二年ESS所做回归结果: Y(总体满意度)=α+β21·企业文化+β22·组织建设+β23·团队合作+β24·福利+β25·个人发展 分析比较结果: 首先,我们可以将影响不显著、相关系数小的因素列为保健因素,而影响显著的列为激励因素。假设第一年调查发展只有福利、团队合作的sig.<O.05,即相关性显著,列为激励因素;而第二年相关显著的是个人发展、企业文化,并且β11<β21、β13>β23、β14>β24、β15<β25,其中组织建设从未影响显著,即一直是保健因素,因此可以看出,福利、团队合作在一年后已经由激励因素转化为了保健因素;而企业文化、个人发展转化为了激励因素。这样的结果就可以给企业管理层启示:提高企业文化、为员工设计职业规划能够提高员工的满意度;而福利与团队合作的影响程度变的不大,但如果这两方面做得不够好,员工就会变得不满意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原理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一般原理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