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临洮引进人才待遇落实到位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临洮引进人才待遇落实到位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哥舒翰已经半身不遂了,为什么还被唐玄宗派到潼关对抗安禄山的叛军?
自古以来,潼关都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战略要地,古有哥舒翰主动出击被安禄山大败,后有孙传庭主动出击被李自成大败。这并不是说这些将领不懂兵法,也不是他们对于敌人的误判,以为敌人不厉害,而是因为他们的背后有皇帝在催促。正所谓用人不可以怀疑,怀疑的人不可以用,但在很多时候,一些君王就是会犯这样的错误,也正是这样的多疑使得他们会输掉战争,也正是因为他们的多疑会使得他们的霸业毁于一旦。
哥舒翰
说起这个人物,他的家族也是大有来头的,他是突骑施哥舒部落首领的后裔。虽然在后世人的眼中,他是唐朝的一代名将,是国家的栋梁之才,但是在早年的时候,他因为家庭的优越,因为家庭条件的较好,使得他能文能武,但也正是在这样的家庭下,使得他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纨绔子弟。他早年喜欢喝酒,常常喜欢喝到烂醉,他也喜欢赌博,可能是因为家庭生活的过于安逸,使得他想要从赌博中寻找属于他的刺激,正是因为这两个“爱好”,使得他虽然拥有不错的文采,拥有一身不错的武功,但因为意志力薄弱,始终没有做成什么大事。
在他40岁的时候,因为父亲的去世,使得他居住在了长安,后来在长安中的时候因为被人所看不起,觉得他只是家世生的好,并被人认为要不是因为他殷实的家底,他现在就是一个在街上乞讨度日,喜欢喝酒、赌博的酒囊饭袋。也正是在痛失亲人,又被人看不起的情况下,他开始振作起来,最终他凭借着自己的才能从一个依靠家世的纨绔子弟,慢慢的成长为了唐朝的大军事家。
为什么会任用哥舒翰
因为高仙芝和封常清的被杀,使得当时的玄宗面对安禄山浩浩荡荡的大军忧心忡忡,此时他便开始思考自己的手下还有谁可以为自己所用,还有谁可以抵挡住安禄山的攻势。要知道,当时的封常清也是唐朝一位能征善战的猛将,他用较为客观的方法,分析了安禄山的起兵时间距今已经过去很久了,他们的冲劲也会随着时间的长久,随着胜利果实的迟迟不来,他们的军中便会乱了阵脚。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,使得当时的封常清很是自负的觉得自己只要招募到一支军队,就可以将安禄山击退。在后来他确实是募捐到了一支军队,他便兴冲冲的率领着这支军队迎战,可无奈他招募的这些都是毫无战斗经验的乌合之众,而安禄山的手下却是常年经历实战磨练的野战军,就这样,二人士兵等级的差距使得封长清被打的连连败退,后来又因为受到了政敌的污蔑,使得他后来被杀。
也正是因为封常清的被杀,使得当时因为喝酒积病太深而半身不遂的哥舒翰来到了潼关,负责击退安禄山大军的任务。一开始的时候,他觉得只要固守住潼关,再等到郭子仪大军的战果越来越大的时候,他便可以从潼关出兵配合郭子仪大军,合围安禄山,这样的话就可以使得这样的叛乱被镇压下去。
但是后来杨国忠因为和哥舒翰有一定的过节,而唐玄宗也因为杨国忠的谗言慢慢的猜忌哥舒翰私扣军饷、消极作战,便火速命令其放弃现有的防守,改为主动攻击。虽然当时的他有自己的策略,但无奈因为是皇帝的旨意,这才使得他放弃了原本的固守计划,主动出城迎敌安禄山,但因为后来中了埋伏,其部被安禄山击垮。
在安禄山攻打潼关的时候,哥舒翰已经年迈(虽然无法判断他当时的实际年龄,但从史料记载的,他四十岁时父亲去世,在长安呆了三年才投身军旅来看,那时候哥舒翰至少60多岁了),而且已经半身不遂,可是唐玄宗居然让这样一个人去守潼关。最终,潼关失守,安禄山打进长安,唐玄宗被迫逃跑。
(哥舒翰剧照)
那么,哥舒翰已经那么老迈残废了,为什么唐玄宗还要派他去守潼关呢?潼关最后失守,是不是哥舒翰老迈残废不能守住造成的呢?
我们先来看看,唐玄宗为什么会派哥舒翰这样一个将军出征镇守潼关。
在唐玄宗的眼里,哥舒翰是一个非常忠诚的,非常听话的,又能打胜仗的人。唐玄宗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,集中体现在“石堡城战役”上。
石堡城是吐蕃集全国之力修造的一座城堡,易守难攻,城中防御设置完善,粮草和武器都准备得非常充足。唐玄宗开疆拓土,获取边功的心思异常强烈,多次要求边将把这座城攻下来。边关大将,同时也是唐玄宗干儿子的王忠嗣反对这样做,他说,石堡城非常不好打,如果要把它攻下来的话,至少要牺牲好几万人的性命,而且就算攻下来,也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。
唐玄宗很不高兴,派董延光去攻打,让王忠嗣配合。王忠嗣不愿意,又不敢不执行,因此只派了一部分人,并没有用全力。最终,董延光打败了。董延光打败后,一下把责任推到王忠嗣头上,说都是他不配合造成的。结果唐玄宗把王忠嗣抓起来。同时李林甫又陷害王忠嗣和李亨勾结,想把李亨扶起来当皇帝,因此唐玄宗更加生气,要杀掉王忠嗣。
唐玄宗天宝年间,各军镇的门户之见非常严重。从资历和威望上来说,哥舒翰差不多是潼关前线统帅的唯一合适人选。因此哥舒翰身患重病,还是被唐玄宗任命为潼关前线的统帅。当然事后看,这是个十分错误的决定。
唐玄宗天宝年间,天下有战斗力的军队集中在十大节度使手中,节度使制度开始出现不少严重的体制问题。严重的门户之见,排斥不是本镇出身的军官,成为一种相当常见的现象。外来空降兵想在军镇内站稳脚跟,相当困难。
名将王忠嗣,最初做河西节度使时因为不是本镇出身,也曾经出现过严重的不适应,即使王忠嗣当时已经是天下知名的名将,但战功不是在本镇取得,一开始也不被认为是自己人。天宝年间,军镇也已经开始了出现了一些安史之乱后骄兵的苗头,威望稍差的节度使,不被部下认同会出现变乱。郭子仪曾经的上司朔方节度使张齐丘,在粮草分配时出现问题,本人差点被士兵变乱殴打,幸亏被郭子仪以身护住,节度使判官被痛打一顿。
安禄山能够长期掌握过大的军权,一定程度也与安禄山是从平卢军基层一路升上去的。平卢军原本是从范阳军分出来的,安禄山在范阳军自然也被认为是自己人。安禄山自然有资本长期坐稳范阳节度使兼任平卢节度使的位置。
(安禄山)
哥舒翰的从军起点是在陇右军,陇右军和河西军作战方向相同,节度使也经常兼任,一般也被视为一体。天宝后期,哥舒翰同时兼任陇右军和河西军节度使,下属兵力比安禄山还稍多点。哥舒翰也被当时人视为和安禄山地位相当的人物,唐玄宗给予哥舒翰和安禄山的待遇,如安禄山被封东平郡王,哥舒翰被封西平郡王。
安禄山起兵造反前不久,哥舒翰身患重病,在长安养病。
安史之乱爆发时,边军仓促之下难以回援,高仙芝封常清带的一般新招募兵力和早就失去战斗力的长安部队,自然毫无悬念的惨败。战线在潼关一带逐步稳固时,河西军和陇右军逐渐到达关中,抵达潼关前线。潼关的守军主力变成了河西军和陇右军。
即使封常清高仙芝没有被杀,两人和河西军陇右军都没有啥渊源,按当时风气,也不适合做潼关前线统帅。与河西军陇右军关系密切,资历和威望都合适的潼关统帅人选,当时其实只有两个。一个是哥舒翰,另一个是安思顺。安思顺是安禄山的便宜兄弟(安禄山她妈带着安禄山这个拖油瓶嫁给安思顺他爹),大唐朝廷当然不可能去选择安思顺。安禄山叛乱后,安思顺就从朔方节度使调任,失去兵权。
哥舒翰虽然身患重病,但排除掉安思顺,是唯一适合担任潼关前线主帅的人,唐玄宗出于稳定不冒险的考虑,强行任命哥舒翰为潼关前线统帅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临洮引进人才待遇落实到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临洮引进人才待遇落实到位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